公眾號

醫(yī)藥動態(tài)實時掌握

利潤在作怪“推薦藥”已成為藥店經營潛規(guī)則

發(fā)布日期:2011-11-03  |  瀏覽次數:72884

“您吃這個藥吧,藥效很好,銷量很不錯。”昨日,黃陂李漢民爹爹稱,他一踏進藥店,滿面笑容的導購嫂子就跟了過來,問哪不舒服啊,比自家親戚還親,哪知推薦的藥不僅不見效還貴不少。

據了解,患上感冒的李爹爹,上周到一便民藥店買感冒藥,被推薦的是某小廠生產的“復方乙酰氨基酚”,32元/盒,兩盒吃完了還沒好,改吃一老牌子感冒藥,加重的病情3天就好了,更氣人的是,在另一藥店,同樣的藥只賣26.5元/盒。他投訴后,黃陂工商調解,要求該藥店退還李爹爹差價11元。

昨日,記者走訪多家開架式藥品超市,進門后無論走到哪個貨架,都有店員熱情地追著推薦藥品。記者本想買瓶標價11元的熟悉品牌止咳藥,店員馬上表示這個藥“效果不好,大藥廠全靠做廣告,其實都是爛梨子做的糖漿”,一個勁推薦標價30元以上的新藥。

武漢工商醫(yī)藥專家稱,“推薦藥”已成為藥店經營潛規(guī)則,關鍵是利潤在作怪。藥品按利潤大小,被分成A、B、C、D四個類別。A類為小廠進貨貼牌藥品,利潤達70%以上,而D類品牌藥利潤最低。所以顧客來時,店員會推薦價高、不知名小廠、甚至保健食品類的A類藥,D類品牌藥一般被放在不起眼的地方。

工商提醒,面對店員熱情推銷,消費者要拿穩(wěn)主意,感冒、咳嗽、腹瀉等首選知名藥企生產的品牌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