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醫(yī)藥市場 > 市場動態(tài)

“代購假藥”:道義感不應沖擊法治秩序

2015-01-19 13:53 來源:中國經營報-顧駿 點擊:

新年伊始,國內被媒體稱為“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”的陸勇被警方正式逮捕,其罪名正是“代購假藥”。

陸勇代購的“假藥”,在印度是經過批準的合法“真藥”,只是未取得我國相關部門的批準進口許可而已。藥品作為特殊食品,國家在法律上有著嚴格的監(jiān)管要求。2001年12月開始實施的《藥品管理法》中,“假藥”的情形認定有一條十分簡便易行的定義:未經批準生產、進口銷售的藥品,均為“假藥”。如此絕對化的定義,讓一些專家大為不滿。

有法學教授認為,在一些國家得到許可的藥品,只是因為沒有得到我國藥監(jiān)部門的批準文號,就被認定為假藥,這其實是一種行政違法行為。按照教授的邏輯,凡是其他國家批準的事情,中國必須批準,否則就涉嫌“違法行政”。試問一個沒有獨立審批權,只能跟在別人后面的國家還稱得上“國家”嗎?

更有經濟學家發(fā)問:“藥品真假與否,銷售是否有罪,不是看藥品本身,而是看有沒有經過政府部門的批準,這樣一來,你就弄不明白這法律到底是意在保護受害者,還是要不惜制造受害者以保護政府部門的審批權?”經濟學家談論法律事務時,情感多于理性是常有的,缺乏常識更不鮮見。法律和依法行政的本性就是形式化,法律意義上的“假藥”從來不問藥效如何,而看是否經過合法程序。對無證行醫(yī)者法律不應該等出了人命案子,再作處置,經濟學家不會不知道吧?

國家規(guī)制藥品,根本上因為藥品事關國民健康,不要說真藥假藥必須經過審批,就是得到認可的真藥能否讓患者服用,許多時候還有一道“處方權”的門檻,不可能僅僅為了“對患者有利”的一個理由,從審批到處方就一路綠燈。當然,印度仿制藥能夠救命,而代購卻要被判刑,讓國人的道義心難以承受,但如果因此將確保醫(yī)學安全的法律規(guī)定棄之如敝履,這個代價就實在太大了。

而且,中國熱銷印度仿制藥只是為了價格便宜,這又是因為印度對國外專利藥品未作嚴格保護,仿制藥品呈泛濫之勢,平均價格只有專利藥的20%~40%,個別品種甚至相差數十倍之多。即便如此,迫于國際壓力,印度也于2005年頒布專利法,首次允許對藥品授予專利權,但僅限于1995年后發(fā)現的藥物,算留了個尾巴。

所以,打擊代購假藥不僅涉及醫(yī)藥,還涉及知識產權,如果允許進口違反知識產權的仿制藥,那不如中國直接生產仿制藥經濟效益更好,明擺著賺錢的生意自己不做,卻讓印度廠家發(fā)財,這算什么道理?事情很簡單,中國發(fā)展到現在,已經進入從學習和仿制向創(chuàng)造和發(fā)明過渡的階段,中國經濟要上臺階,發(fā)展模式要轉型,不保護知識產權是不可能了:沒有高昂的專利費,哪個廠家愿意費心費力費錢還是這巨大風險發(fā)明新藥?仿制新藥不付專利費,當然有利可圖,但人人都仿制卻沒人發(fā)明,哪里還會有新藥?仿制別人的新藥樂在其中,被別人仿制時又樂在何處?從中國發(fā)展大局來看,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勢在必行。

說到這里很明顯,無論中國仿制,還是代購印度仿制藥,都不是中國醫(yī)藥發(fā)展的方向,數百位白血病患者簽署的呼吁書所說的,“我們想問一問,法律到底是不是為人民服務來保護弱者的生存權的呢?為此我們呼吁相關司法部門為了我們白血病人能多活幾天,不要懲罰我們這種自救的行為并請給予陸勇免于刑事處罰”,其情可憫,但思路還是偏了?;颊呱倘豢少F,但國家不能采取無視法律,只顧眼前的辦法,否則就是甘居三流甚至不入流國家之列。

其實,合乎法律也合乎知識產權保護的辦法有的是,比如,以中國市場之大,完全可以由國家出面,同新藥專利擁有者談判,免去或降低專利費,國際上多的是成功案例。在談判達成之前,對確有療效且為中國患者急需的新藥,減免關稅和增值稅,并納入醫(yī)保范圍。這些措施只要求政府少收入些,就可以明顯降低患者的用藥支出,卻不會違背法律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準則,遠比讓“仿制藥代購”合法化既簡單易行還立竿見影。患者、公眾、專家如果都能往這個方向上要求政府“開恩”,豈不更符合時代潮流?“病急亂投醫(yī)”雖然情有可原,但投錯了還是會要命的,不可不察。

Tags:道義感 假藥 法治 秩序 沖擊

責任編輯:露兒

圖片新聞
Chinamsr醫(yī)藥聯盟是中國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醫(yī)藥在線組織,是醫(yī)藥在線交流平臺的創(chuàng)造者,是醫(yī)藥在線服務的領跑者
Copyright © 2003-2020 Chinamsr醫(yī)藥聯盟 All Rights Reserved